2022 TAIWANfest Connections Across Generations

世代鏈

1:00 – 1:45 pm | 8月27日
Stage In The Park | 多倫多湖濱中心

禾登樂集今年將加入我們,回歸台灣文化節現場節目的演出。受到台灣文化節以音樂連結不同文化和族裔的啟發,禾登樂集的演出曲目將涵蓋台灣、印尼與馬來西亞,從古典民謠到現代曲風,進行一場跨時空的探索。

演出人員 

  • 程文弋      [小阮/中阮] 
  • 沈英傑      [高胡]
  • 劉霆烽      [二胡]
  • 田家敏      [古箏] 
  • 廖榕翊      [低音二胡] 
  • 劉淨華      [古箏] 
  • 黃奕苓      [二胡]

曲目 

  • 望春風一首由鄧雨賢作曲、李臨秋作詞的臺灣民謠,從1930年初問世以來,望春風一直是廣受歡迎的臺語流行歌曲台灣民謠之一。2000年,一項由台北市政府聯合報主辦的《歌謠百年台灣》活動中,該曲獲得最受歡迎老歌的第一名。另外,該曲使用傳統五聲音階結合而成的特殊獨有旋律,亦普遍被認為是極具特色的「臺灣調」。                      
  • 細妹恁靚林子淵作曲,羅時權作詞,為客家歌曲,意思稱讚女孩很漂亮。
  • 燦瑪利燦:  馬來西亞民歌
  • 一剪梅:  陳信義作曲,歌曲名稱來自詞牌一翦梅該歌曲是1984年台灣中視同名電視劇《一剪梅》的片頭曲。
  • 搖船曲:  姚敏作曲      
  • 雨夜花 :  臺語流行歌曲民謠,由周添旺作詞、鄧雨賢作曲。這首歌謠影響後來台語歌曲以無奈、哀怨為主體的創作方向。感人肺腑扣人心弦的《雨夜花》,歌詞中所描述的「雨」、「夜」、「花」後來也變成臺語流行歌曲重要的主題意象,影響台語歌詞的創作方向。
  • 秋詞:  古月作曲,莊奴作詞
  • 梭羅河:  是一首印尼民歌,除了風行於印尼本國以外,二戰後日本中國大陸香港台灣等地均受到影響。
  • 站在高崗上:   為1957年電影《阿里山之鶯》插曲,由姚敏作曲、司徒明作詞
藝術家簡介

禾登樂集

傳統音樂樂團

禾登樂集是一群初學傳統中華樂器的加拿大孩子所組成的傳統音樂合奏團。創辦人鄧淑貞一直以來向不同年齡和背景的學生傳授多年前引發她興趣的傳統樂器,包含彈奏技巧、藝術和它們的歷史。禾登樂集在各大競賽贏得許多獎項,並在全球巡迴演出,包含創辦人的出生地台灣和一年一度的加拿大台灣文化節。

訂閱活動訊息

接收即時通知與更多服務

與我們連絡

表演 / 攤商 / 贊助合作機會

© 2022  多倫多臺灣同鄉會 (TC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