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寶瓏」是鄭和下西洋抵達印尼之處、荷蘭東印度公司的遺址。熱愛歷史的台灣青年 Eden 五年前為了一圓太太創業的夢想,一腳踏上修復世界文化遺產的奇幻旅程。這個故事從兩人「認養」了一間位於文化保留區內的貿易商號老建築開始。花費超過1800多個日子,全力投入建築考證工作,他們還原了歷史建築光彩的樣貌,並且將台灣轉型歷史街區的成功經驗分享給當地政府,協助其進行舊城區市政改造。
在這次的分享中,我們可以看見兩人創立的 Soesmans1866 團隊在 Soesmans kantoor 夢想基地內實現的種種行動:古蹟修復、咖啡廳與展覽空間經營、新創輔導、投入失業婦女和失學青少年的教育工作、扶助弱勢家庭等。他們在台灣和印尼之間築起了一座友善的橋樑。
讓我們一起聆聽執行長 Eden 與他的團隊在當地文化社群中遇見的有趣見聞吧!
Soesmans1866 共同創辦人
Eden 來自台灣台中,白天身分是派駐印尼的紡織廠長,下班時間則是三寶瓏社會創新團隊 Soesmans1866 的負責人。從小對老建築和舊物件有莫名熱情的他,雖然學的是商業經營管理,卻對各國人文社會歷史更感興趣。五年前,因為被創業夥伴想要創立社會企業的執著感動,一腳踏入世界文化遺產的古蹟修復工作。
他們將這個荷蘭人留下的歷史建築 Soesmans Kantoor 作為夢想基地,透過多個計畫提升當地人的生活,像是提供當地失婚中年婦女工作機會、傳遞藝文知識與技能給失學青少年,並且培養其謀生技能,使他們相信「不完美,即是另一種完美。」。
© 2022 多倫多臺灣同鄉會 (TCAT)